記者手記
養老金能養老嗎?
“進了企業的門,就是企業的人。”這是上一代職工最樸素的想法了。那時,他們的工作基本固定,按規定退休以后還有一筆基本不低于當時工資標準的退休金。于是,在一個企業干到退休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然而,進入到21世紀,隨著老齡化社會的提前到來和人員流動性的增強,如何養老以及社保轉移難等問題卻越來越突出地出現了。
全國總工會保障工作部專家陶志勇表示,從總體上看,無論是養老保險還是醫療保險,其制度框架已基本確立,但仍面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近年來國家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支持力度雖然持續加大,但“十五”期間社會保障所占份額僅相當于財政支出的12%左右,既遠低于一些發展中國家(20%左右),也與國家“十五”計劃提出的15%-20%的目標有相當距離。財政投入不足主要是在責任不清等因素影響下導致的,并非是單純的財力不足。目前我國社會保險制度發展中的中央和地方財政責任劃分依然模糊。雖然中央財政對社會保險的投入在大幅增加,但并非一種剛性的增長機制,而地方財政的投入極少,幾乎處于缺位狀態,以至形成了企業找政府、地方找中央的非良性格局。
“一些職工仍然游離于現行養老和醫療保險制度之外。相當數量職工特別是農民工、關閉破產企業職工和退休人員、城鎮靈活就業人員和個體工商戶還沒有納入制度的覆蓋范圍”,陶志勇說,“根據2007年第六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城鎮職工參加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生育五項社會保險的比例分別僅為70.6%、51.7%、68%、35.6%和22.1%,一些私營和個體企業中,職工參保的比例明顯偏低,參加養老和醫療保險的比例分別僅為36.9%和31.3%。如果再考慮社會保險政策執行中一些用人單位欠繳保費的因素,社會保險的實際覆蓋率還將更低。尤為突出的是,困難企業和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普遍缺乏醫療保障。目前我國4000萬企業退休人員中大約有五分之一左右醫療保險缺失,只能用養老金來支付醫藥費。”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幾乎沒有人能夠說清自己需要繳納多少社保,也不知道自己退休以后能夠拿到多少退休工資。很多人的社保因為頻繁地轉換工作而多次中斷,但自己卻不很在意,一臉茫然,因為一來看不懂,二來覺得自己離退休還很遠。
“我早就給全家都買好商業保險了。”私營業主魏景升坦言,“社保對于我們這些個體經營者來講繳納比例不低,但是未來的保障卻嚴重不足,所以我必須在自己有能力時給家人和自己上商業保險,至于社保,在我這兒幾乎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企業也有各種困惑,某企業老總告訴記者,根據新的勞動合同法,企業確實應該為所聘職工按時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這是企業的法律責任,責無旁貸。但是,對于戶口在外地的職工,如果將來要轉回戶口所在地,為什么只能轉走個人賬戶的部分而企業繳納的全部留在了原繳納地的統籌基金里?“我們是為職工繳的,如果把這筆錢讓職工全部轉走或者按照一定比例轉走,我們可能會更容易接受。”
沒有人現在可以計算出自己的未來到底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因為現在無法確定被保險人退休時上年度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但各地社保部門均表示,最新的養老金計領辦法總的來說,比過去的計算方法更科學,體現了在職職工繳費越多,繳費時間越長,將來領取的養老金就越多的特點。
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發展中心賴平耀主任介紹,中國正走向“高工資” 時代,2007年前11個月,社會平均工資增長率更是達到10%。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20年后工資應是現在的4倍。但也有專家指出,如果物價水平每年保持4%的增長,就意味著賬戶中的錢在20年后的購買力相對要下降一半。
一些專家則回避談論這些問題,他們告訴記者,“這太敏感了”。(記者 宋雪蓮 韓巧/北京、黑龍江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