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嫁形式編輯本段
新中國成立以前, 梅州都是承襲中原漢族的封建禮俗, 基本上都是“遵父母之命, 憑媒妁之言” 的包辦婚姻。在婚嫁形式上有“大行嫁” “童養媳” “等郎妹” “娶看家婆” 等?!按笮屑蕖?的婚禮較為繁瑣, 通常要經過相親、定親、納彩、迎親、拜堂、鬧洞房、做三朝等禮節, 而且講究門當戶對, 生肖屬相,鬧排場, 講闊氣, 耗費很大。
“童養媳” 即是家中生養有男孩以后, 就向鄰近外姓人家收養一個女孩, 以待成長以后匹配自己兒子。這種婚姻形式, 雖不必講究大行嫁的禮儀, 但在收養以前, 還是要定親、納彩, 揀擇生肖屬相。到了男女適婚年齡就選擇吉日成親, 叫“合床” 或“圓房” , 也不一定要講排場擺酒宴請賓朋。如果童養媳長大后因種種原因不能跟兒子匹配, 則作為養女, 可由養母做主另行婚嫁。
“等郎妹” 和童養媳的性質差不多, 只是收養女孩前, 男家還沒有生下男孩, 以收養的女孩來“等待” 郎的誕生, 長大后成親。這樣一“等” , 往往不知多少年。故有“十八嬌嬌三歲郎” 的慨嘆。
“娶看家婆” 是好些去海外謀生的華僑, 或因無力在外成家, 或因國內有父母, 房產需人照管, 便托人在家鄉選娶了一個“看家婆” ,享有家庭主婦的地位。這些“看家婆” 有些是終生未能跟海外丈夫會面的, 這實在是客家僑鄉婦女在婚姻上的悲劇。現在客家地區男女婚姻已破除了父母包辦的習俗, 但在某種程度上還保持著傳統的禮節, 即雙方自由認識和感情成熟之后還要征得雙方家長的同意, 才能履行結婚登記手續, 然后完婚。
喜氣洋洋的客家婚禮
婚嫁習俗編輯本段
據黃香鐵《石窟一征》, 客家舊俗男女長大以后, 宗族中德高望重的叔伯姑姐便擇一日設酒席相聚, 叫“襯腦” 或“襯好” , 取好事將近而襯之” 的意思。酒席間, 族中長輩為男的“束發” , 女的“上頭” ?!笆l” “上頭” 亦叫“冠” “笄” , 表示他們已經長大成人, 可
以論婚娶了。
男女訂婚以后, 男方要行聘禮。聘物中須有檳榔和蔞葉。明末嶺南詩人學者屈大均說蔞與檳榔有夫婦相需之象。其實從文字上看也很有意思?!笆V” 字舊體為草頭下一個“串” 字, “串” 字下一個女字,取男串于女; 檳榔則取女賓于郎之義。再者檳榔樹雌雄同株, 以此喻男女相合。
迎娶之日, 抬妝奩送嫁的都是女子至親屬, 其中必有一童子, 童子先行拖桃樹枝開路, 叫做“拖青” 。取桃樹“辟邪” , 用來祛除不祥。送嫁時, 女子父親、兄長或親叔伯擇一人送女至婿家, 這人稱為“上賓” ?!吧腺e” 到時, 婿家也選擇一個與來賓身份相當的人代主人迎接, 叫“儐相” 。女子出嫁三天后, 女子之母必須攜帶漆屐、油傘、竹凳、織籠到婿家探望, 稱“拉三朝” 。“拉” (音調陽平) 是查的意思, “朝” (音調陰平) , 早晨的意思, “三朝” 即三天。枟風俗通枠: “延嘉中, 婦女出嫁皆作漆畫屐?!?古人認為油傘是魯班之妻所造。據說魯班之妻對魯班說: “君為人造居室, 固不能移, 妾為人所造能移千里之外?!?/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