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準確判斷穩定問題,突破改革瓶頸
應當說,在過去若干年中,經濟體制的改革還是有實質性的推進的。但政治和社會體制方面的改革,應當說推進是比較緩慢的。現在我們社會中的許多事情,實際上是卡在這些問題上。我這里所說的不僅僅是狹義的政治體制,也包括利益表達機制的建立,言論的開放和信息公開化,以及權力制衡機制的建立和社會化的反腐敗機制的形成等。換句話說,目前在改革的需求和改革的實際進程之間存在著一個較大反差。
這種反差來自于什么地方?背后的根本性原因是什么?我覺得與我們對社會矛盾的評估,對社會危機可能性的判斷,與我們已經形成的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定勢有直接關系。為了不貽誤時機地推進改革,也許需要我們認真反思關于穩定問題的這種思維定勢。
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我們經濟增長的速度是很快的,一些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也在有效推進,但經濟發展中一些重要的結構性矛盾始終得不到解決,如果按照吳敬璉先生的說法,市場經濟也有好市場和壞市場之分的話,走向壞的市場經濟的那些因素不但沒有減弱,甚至有的方面在強化。更重要的是在經濟領域之外,穩定壓倒一切的思維定勢使得整個領導層謹小慎微,畏首畏尾。于是,出于穩定的考慮,政治體制改革始終沒有突破性進展,甚至連明確的思路也沒有;比之上個世紀80年代,思想和言論的活躍程度不但沒有進展,甚至有局部倒退,輿論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難以充分發揮;由于不能將反腐敗的措施訴諸于社會,腐敗在不斷加大的打擊力度下似乎更為猖獗;特殊利益集團的發育不能置于社會的監控之下,其對社會財富的掠奪已經達到有恃無恐的程度;一般民眾利益表達的機制遲遲不能建立……。在處理各種社會矛盾的時候,地方政府“反應過度”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可以說,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經濟的發展是迅速的,但經濟的發展沒有伴隨相應的社會進步。
從改革的角度來說,在傳統的穩定思維之下,一些重要的改革舉措被延誤了。在改革的過程中,時機和順序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現在回過頭去看,很多事情,80年代做了也就做了。但是80年代的時候,我們會講很多條件還不具備,能拖再拖一拖。實際上是把這個問題拖到了解決這些問題的條件更不好的時候。我覺得中國的改革當中,很多的狀況是這樣的。到時候你要付更大的成本,更大的代價。現在我們面對的很多問題,你還會覺得現在我們解決這些問題會有一定的困難,有一定的風險。但是,假如說到了10年以后,也就是2017年的時候,甚至到2012年,5年之后,那時候你可能會有一個感覺,說這些事情還不如在2007年的時候做了,2007年做這件事的條件可能比現在還要更有利一些。
四、我國目前發生大的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并不大
重新看待和認識與穩定有關的重要理論問題。首先是對于社會穩定要有一個總體性的判斷。對此,我一直講三句話。第一句話,經濟快速發展;第二句,政治基本穩定;第三句話,社會矛盾突出。經濟持續增長為我們解決很多問題提供了余地,很多事情發生在經濟迅速增長的時期還是經濟蕭條的時期是完全不一樣的。政治基本穩定是說,對于目前的政治制度的框架,人們基本是認同的。退一步說,盡管人們對其也有種種批評,也確實存在諸多的弊端,但至少絕大多數人認同目前也只能如此。有了這兩條,就足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同時也要承認社會矛盾是突出的,我們應當正視這個現實,但對這些社會矛盾的性質與特點,要有恰如其分的把握,不能視而不見,但也不能對其性質估計過分嚴重。我覺得我們對于這個社會當中的大局,要有一個清醒的判斷。基于這一點,我想能不能用秩序問題來代替穩定的問題,應當明確提出建立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經濟社會生活的新秩序。
在大約5年前的一篇文章中我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種觀點:當前的社會矛盾確實是嚴重的,但發生大規模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并不大;現實的社會抗拒形式,可能不是民眾造反,而是破壞社會治安。當時的基本結論是,社會基本穩定,利益矛盾或小規模沖突常規化,社會治安惡化。5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可以說這個判斷大體是得到了印證。在過去的十幾年中,確實在我們的社會中發生過許多矛盾或沖突,其中有的問題還具有相當的挑戰性,但這種挑戰并不是可以對社會基本穩定構成威脅的挑戰。比如失業的問題,在90年代中后期,曾經是一個嚴峻的問題,但經過10年左右的時間,這個危機基本順利地渡過了。
從目前有關的研究來看,研究社會不穩定的基本思路是分析某些社會現象的結構變數與社會動蕩的線性關系,而對其中的機制與邏輯缺乏足夠的關注。從這樣一個意義上說,我們現在的社會盡管有許多問題,有許多矛盾和沖突,而且也可以說有些問題和矛盾還是很嚴重的,如果處理不好也有釀成大的危機的可能性,比如腐敗的問題,貧富差距的問題,還有下層群體的生存問題等等,但釀成大的社會危機和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并不大。我們強調大的社會動蕩的可能性并不大,不是說要對這些問題掉以輕心,而是說我們要準確判斷這些事情發生的可能性和概率,不能將危機的存在作為抱殘守缺的理由。相反,一定要看到,各種因素現在給我們提供的是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這樣寬松的環境是制度建設的非常有利的時期,如果把握不住這個機會,就會貽誤歷史的機遇。[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新階段改革的起點與趨勢——2008' 中國改革評估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