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積極有效利用外資
積極有效利用地外資是我國改革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外開放的核心內容之一。早在1979年1月,鄧小平同幾位工商界領導人談話中就指出:“現在搞建設,門路要多一些,可以利用外國的資金和技術,華僑、華裔也可以回來辦工廠。”(《鄧小平文選》第二卷 第156頁,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第2 版。)在他的推動下,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于1979年7月1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并于同年7月8日正式公布實施。此后,又陸續制定了《外資企業法》、《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等,以及有關實施條例和細則。這些法律法規為我國吸引和利用外資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據,也為營造一個有利于外商投資的環境奠定了基礎。
1986年10月,國務院發布了《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對外商投資企業,尤其是先進技術企業和產品出口企業在所得稅、土地、水電、用工費用、利潤匯出和進出口配額、關稅減免、外匯調劑等方面給予優惠,保障外商投資企業享有按照國際通行做法進行經營管理的權利。這些具體政策措施的提出和全面貫徹,有力地促進了80年代中后期我國沿海地區吸收利用外商投資的迅速增長,拉開了以市場換資金、換技術、換管理的引資序幕。
但是,就在我國利用外資取得積極進展的同時,受根深蒂固“左”的思想觀念影響,對利用外資的批評甚至責難也越來越多。這就是所謂外資姓“資”還是姓“社”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1992年初,年事已高的鄧小平親自視察了南方,并發表了重要談話。他指出,判斷姓“資”還是姓“社”的標準,“應主要看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第372頁,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 版。)鄧小平的“三個有利于”打消了人們的疑慮,堅定了大膽利用外資的信心,我國對外開放和利用外資出現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了在新形勢下要“改善投資環境和管理辦法,擴大引資規模,拓寬引資領域,進一步開放國內市場,創造條件對外商投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依法完善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管理,發揮我國資源和市場的比較優勢,吸引外來資金和技術,促進經濟發展。”(《中共中央文件匯編》 第66頁,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1997年3月第3次印刷。)根據上述要求,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引導外資投向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企業技術改造,投向中西部地區的政策和措施。
1995年6月,國務院批準發布《指導外商投資方向暫行規定》和《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1997年12月,國務院批準了對《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修訂,對外商投資鼓勵類、限制類、禁止類項目做出規定,進一步明確了鼓勵外商投資的方向,促進了外商投資的積極性。2002年、2004年和2007年又先后三次修訂了《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修訂后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擴大了國家鼓勵外商投資的范圍,減少了限制外商投資的條目。
在鄧小平利用外資理論指導下,我國利用外資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自1993年以來,我國一直是發展中國家中最大的外資流入國,到2006年底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累計已超過6800億美元;(國家商務部:《2007’中國外商投資報告》)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中已有450多家來華投資,有些還把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遷到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在促進國民經濟增長、帶動產業技術進步、擴大出口和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都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據統計,2006年我國涉外稅收(不包括關稅和土地稅)達7900多億元人民幣,占全國稅收總額的21%;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58.9%,而在1985年和1990年時的占比僅為3.4%和17.4%。
三、實施“走出去”戰略
我國經歷了20年的以“引進來”為主的對外開放戰略之后,積累了一定的經濟和技術實力,初步具備了主動參與全球化分工的能力,于是中央在1998年提出了實施“走出去”戰略。該戰略主要包括:采取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和對外勞務合作等多種方式走出國門,以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走出去”戰略的提出和實施,不僅成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的轉折點,而且成為提高我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重要舉措。
實際上,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就有少數國有企業(主要是貿易公司)開始走出國門,開辦代表處、公司或設立企業,但大都不熟悉國際市場情況,經營管理又不規范,結果導致絕大部分企業蒙受損失。這是我國企業在對外開放初期朦朧走出國門的嘗試階段。盡管這一階段付出了一定代價,但通過總結教訓和經驗,為后來實施“走出去”戰略奠定了基礎。
1984~1992年,我國開始形成對外投資管理體制的雛形,主要標志是1984年和1985年分別頒布了《關于在國外和港澳地區舉辦非貿易性合資經營企業審批權限和原則的通知》和《關于在境外開辦非貿易性企業的審批程序和管理辦法的試行規定》,初步實現了由個案審批向規范性審批的轉變。
1993~1998年,對外投資步入進一步強化管理階段。1993年,原外經貿部起草了《境外企業管理條例》,并授權作為境外投資企業審批和歸口管理部門。1997年還頒布了《境外貿易公司、代表處管理辦法》。
1999年至今,是“走出去”戰略提出及其全面實施階段。1999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原外經貿部、國家經貿委、財政部《關于鼓勵企業開展境外帶料加工裝配業務的意見》。這份文件從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重點、鼓勵政策、審批程序、組織實施等方面,提出了支持我國企業以境外加工貿易方式“走出去”的具體政策措施。在2000年3月召開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江澤民同志再次強調指出,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們要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努力掌握主動權,必須不失時機地實施“走出去”戰略,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緊密結合起來。之后,國務院相關部門又分別制定了具體實施的配套措施,包括設立外貿發展基金支持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企業走出去建立信息平臺、開辟“境外經濟合作區”等,有力地促進了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
我國海外投資的數量和規模雖依然較小,但已取得積極進展,并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2006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211.6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176.3億美元(占83.3%),同比增長43.8%。截至2006年底,我國5000多家境內投資主體在全球172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企業近萬家,累計對外直接投資金額906.3億美元,其中非金融類750.2億美元,金融類156.1億美元,分別占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82.8%和17.2%。(《2006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
事實表明,“走出去”既是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國經濟發展一定階段和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充分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深層次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在國際競爭中培育和發展中國的跨國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