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本周二獨家披露的“民營油企油源困局有望獲緩解”一事再度引發業內廣泛關注。根據最新的說法,國家發改委正研究在批發環節每年向民營油企提供500萬噸成品油,最晚在今年10月前落實。昨天,多位民營石油老板向本報記者表示對此舉的積極響應,但仍擔心批零倒掛的問題。
難以承受批零倒掛
“國家如果能給我們一些扶持當然是好事,但如果批零倒掛問題不解決的話,就算有了油也不會拿去賣,因為越賣越虧。”石家莊興盛石油公司總經理曹中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
據他稱,民營油企本身競爭力就弱,如果一年中再來一兩次批零倒掛的話,那么可能好幾年都緩不過來。“畢竟,定價權掌握在兩大集團手中,他們進油成本低,可以承受批零倒掛,但民企就不行。一旦加油站因批零倒掛而停業的話肯定會影響到很長一段時間的生意。”
他告訴本報記者,以往他每銷一噸油還能賺500元左右,但近期以來,汽油只有兩三百元利潤,柴油更連100元利潤都不到。“考慮到地租、稅費等支出,我們目前其實已經在做賠錢買賣了。”
遼寧臺安縣新興遠航油氣公司董事長楊懷平同樣向本報記者表示,困擾民營油企的兩大問題———油源和油價只有都解決了,才可能給民企一條生路。
據了解,楊懷平所在新興遠航油氣公司原本一直和撫順第一煉油廠聯營,但自從后者被中石油接管后,他拿油就異常困難。目前,他底下的三座加油站零售價比國有油站高,沒有競爭力可言;而批發成本也高于后者,幾乎沒有利潤。
“我現在只想把加油站賣出去,就算油源拿到了也會賣,因為實在經營太累了。”楊懷平最后無奈地說。
“500萬噸油源就算給了,民營油企也吃不了。”中國石油業國際產業投資聯盟秘書長崔新生昨天告訴本報記者,這批成品油的定價權還是掌握在國家手中,如果價格過高的話,民營油企是沒有能力拿下來的。
應該“股權換油源”
他同時就國家政策變動后民企打包外賣暫止的消息談了自己的看法。“其實不同規模的民營油企對此事的態度還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成規模的企業生存的機會更大些;而另一些企業雖然叫嚷著要‘打包外賣’,但實際上只有不值錢的才會打包。而想進入中國石油市場的外資雖然很多,但也會衡量其中的得失,不會去買這些不值錢的企業。”
他認為,還是應該走“股權換油源”的路子,只有這條路才能保證民營油企的生存空間。
遵照WTO協議,中國石油市場自今年1月1日起已正式對外開放。但對數以千計的民營油企來說,預想中的黃金時代并未就此出現。由于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至今尚未理順,加上《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并未觸及巨頭們的壟斷根本,這使得民企在市場上仍然郁郁不得志。隨著近期國際油價的高燒,國有煉化企業紛紛因“檢修”而減產,民營油企因無法批到成品油更加陷入絕境。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民企選擇斷臂求生,如中國最大的車用潤滑油生產商統一石化日前就被殼牌收編。此外,今年以來還有些民企祭出了“打包出售”這一招。而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下稱“中商石油”)會長趙友山則于本周透露,國家有關方面正在考慮出臺扶持政策。按初步想法,國家將通過政策方式每年為國內民營油企保障500萬噸成品油,這一政策正在落實,預計10月份出臺。(陳其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