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種情況下,單純的針對個體的微觀審慎監管已經不能完成對風險的全覆蓋,宏觀審慎監管提上日程,即更關注金融機構的整體系統性風險。
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鄒平座認為,目前的監管主要是微觀監管,但對整體的系統行風險以及綜合經營造成的風險傳遞,現在還缺乏行之有效的衡量手段。
他建議,通過“一橫三縱”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檢測系統性風險。“一橫”是人民銀行,由人民銀行來直接作為金融監管的協調機構;“三縱”即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實施具體的機構監管和業務監管。
但這一框架的實現并不簡單,這意味著現有的“一行三會”的監管架構將重新整合。
2003年,伴隨著銀監會的成立,中國形成了“一行三會”的監管體制,此后為解決監管協調難題設立了不定期的監管協調工作會制度,但這一監管體制在加強監管專業性的同時,產生的弊端亦清晰可見。
隨著國內金融綜合經營的深化,銀行、保險、基金、信托、金融租賃等已經呈現混業格局,一些大型央企亦大量介入金融領域,這對監管協調帶來了新的挑戰。受制于現有分業監管,往往對于混業風險鞭長莫及。
2007年第三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前,成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以凌駕于“三會”之上的構想曾屢被提及,但最終不了了之。
本次宏觀審慎監管,以何載體承擔,直接涉及未來的金融監管格局重整。
治本期待
與上述改革難題并行,中國銀行業公司治理結構改革是另一塊“硬骨頭”。
金融危機帶來的另一個深刻教訓是,金融機構短期化的激勵必然會引致過度的風險。如何能夠通過完善其治理結構來達到“治本”之目的,是此次由銀監會領銜的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的課題小組的重要目的。
加強中國銀行業的公司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把他們培養成真正的商業化的公司,是多年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但目前中國國有銀行的現狀顯然沒有達到改革者的初衷。
中國金融機構雖然已經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了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但風險和內控部門在金融機構中仍然顯得相對弱勢,普遍來看,金融機構的自我約束機制都不夠強。同時,金融機構往往過于做大貸款規模來創造效益,而創新不足。
突出的表現是,改革十多年來,中資商業銀行的資產規模翻了幾番,但中間業務所占比重卻提高緩慢。在去年天量信貸的情況下,銀行公司治理缺陷更加突出。
隨著9.59萬億天量信貸的投放,銀行資本金缺口也水漲船高。高資本消耗的規模發展之路,已經讓商業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廣受資本束縛。
“如何去完善金融機構的治理結構,是擺在全世界監管者面前最大的難題。” 尹中立說。
另外,在本輪課題調研中,加強金融監管干部隊伍建設首度被提出。隨著金融業的迅速發展,金融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都與日俱增的情況之下,金融監管的隊伍能不能跟得上市場的成長、能不能在找到金融創新和風險之間的平衡,還有待進一步檢驗。
鄒平座認為,金融業的發展必須要以嚴格監管為前提。在金融發展的現階段,應該強化監管而不是放松監管,科學的監管是金融創新的前提。但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監管脫節,而監管空白和監管交叉并存,沒有達到現代金融業監管的要求。
“現在市場培養出來的人和監管機構培養出來的人在某些方面差別越來越大。這種差距的拉開,很可能成為監管當局面臨的一個新的挑戰”。他表示。(韓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