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名列宜居城市榜首
水質、大醫院就診、健身設施、鄰里關系等指標最受關注
本報記者 田野
交通擁堵、房價瘋漲、環境污染……如今,在大中城市居住的人,對這些問題都有“切膚之痛”,不難發現,老百姓漸漸把“宜居城市”掛在了嘴邊。12月3日,零點研究咨詢集團發布了“2007零點中國公眾城市宜居指數”,廈門名列榜首。與各城市紛紛打造“宜居”這張名片相比,老百姓其實更關注什么樣的城市能健康、舒適地生活。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環境、社會學家以及調查問卷的設計者,請他們為這次“宜居城市”的評比做出健康解讀。
中小城市排名靠前
據了解,“中國公眾城市宜居指數”調查迄今已進行了3年,主要集中于公眾對居住空間、社區空間和公共空間的評價。本年度對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成都等39個城市的近4300名常住居民進行的調查顯示,2007年中國居民對城市總體宜居水平的評價為65分,較去年小幅提升近4分。中小城市仍在宜居榜上占主要位置,廈門、杭州、上海、深圳、寧波、青島名列排行榜的前六名。北京也從去年的第19位提升到今年的第11位。
百姓關注點有兩大變化
那么,與前兩年的調查相比,本次調查有何變化趨勢呢?零點研究咨詢集團副總裁吳垠博士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宜居”就是講究人性、適宜居住,這個概念是以健康為大方向的。2005年,在公眾眼中,“交通的方便性”、“城市是否干凈無污染”和“空氣質量”是衡量一個城市是否適合生活的最重要指標。今年則有所變化。其一,居民對環境的關注半徑逐漸擴大,以前人們只在意自己的居住環境是否整潔,而今年則更關注整個社會的生態環境,比如城市飲用水、大氣污染等。其二,對“宜居”的要求從物質層面逐漸向精神層面轉移,以前關心“有沒有”,現在則關心“好不好”,比如更關心鄰里關系是否和諧,社區服務是否跟得上等。
專家解讀四大健康問題
在吳垠看來,“宜居城市調查”凸顯了以下四大健康問題:
環境健康。吳垠稱,連續比較三年的研究數據,城市空氣質量和綠化面積的改觀最為突出,光污染、空氣污染和固體廢物污染這幾個環境“殺手”也較前兩年有所緩解。但值得關注的是,在公眾眼中,目前最緊迫的是居民飲水質量問題。中國環境醫學專業委員會、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潘小川教授表示,這與上半年“三湖”頻繁發生的水藻暴發事件不無關系。水污染對健康的影響非常緩慢,不是一朝一夕的,之前專家對此的關注度并不高,一旦暴發,才引起公眾的恐慌。另外,我國自來水衛生安全標準要求偏低,我國城市自來水水質明顯低于國外發達國家,截至2007年7月1日,此前的《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一直沿用的是1985年發布的標準。此外,空氣污染、噪聲污染問題雖然有所改善,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
生理健康。百姓仍存在“大醫院情結”,對社區醫院的信任度不是特別高,認為去醫院看病不只看硬件,更要看醫生的水平。調查顯示,只有44%的受訪者到社區醫院就診過;居民對社區醫院最大的兩項需求是:上門服務和賣平價處方藥。潘小川說,大部分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確實有差距,老百姓想著“保命”,寧可多花時間、金錢,也無可厚非。因此,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加強社區醫院的醫療水平培訓、與大醫院進行“聯姻”等。
另外,居住密度過大和缺乏體育健身設施兩項指標仍處于及格水平以下,這是影響社區居民宜居感受的最主要因素。潘小川說,前些年,人們總把健康寄希望于醫療、保健品、補品,平時不注意健身鍛煉,現在能夠有鍛煉的意識是可喜現象。
社會健康。北京等大城市“落榜”的原因之一是過于擁擠。北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夏學鑾表示,目前城市居民出行基本能做到“以車代步”,但便利性并沒有帶來高效率。調查顯示,城市居民搭乘公共汽車上班,單程平均需要40分鐘,很多人對此抱怨連連。此外,人多擁擠也使居民對綠地等環境資源的占有率小,疾病傳播速度變快,讓生活質量降低。
心理健康。調查顯示,老百姓開始注重鄰里關系,但現狀并不樂觀,尤其在大城市,人際關系逐漸變得冷漠,很多人壓根不知道自己的鄰居是誰,不少居民是通過自家的小孩或老人才與鄰居結識。夏學鑾說,很多社區設有會館方便鄰里溝通,但這遠遠不夠,建議以社區為單位多組織一些活動。比如,武漢某社區就采用“百家宴”的形式,各家把拿手好菜共同分享,增進鄰里間的交流。▲
《生命時報》 (2007-12-11 第0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