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開一扇厚實古樸的木門,你就好像打開了一幅精美的畫,進入了一個夢幻中的“木雕王國”,抬頭望一望,那些仿佛在墻壁上安了家,做了巢的飛禽、走獸、人物,仿佛要躍下來?;秀遍g,你會覺得這里的每一塊木雕,都仿佛有自己的生命。
走進和平眾多的客家民居,不禁讓人驚嘆于這些精美絕倫的客家木雕。
隨著全市文物普查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平一批規模宏大、風格講究的客家民居陸續被發現。它們占地面積數千上萬平方米不等,大部分是在明清以及民國時期所建。在這些散居的客家村落中,一座座青磚灰瓦的建筑,不同程度地保留著一些客家木雕。這些木雕有的已殘破不堪,但是也有的保存得比較好,顯示出它特有的藝術魅力。
這些傳統木雕藝術多以嶺南植物、菜蔬、動物題材,以民間的比喻、諧音替代等手法來表現吉祥如意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愿望。最常表現的有“荔枝”、“菠蘿”、“香蕉”、“木瓜”、“蝙蝠”、“三陽(羊)開泰”、“魚躍龍門”等。這些客家雕刻藝術既繼承了中原遺風而又有所創新,反映了獨特的客家風情。
洋溢著生活氣息的木雕
在林寨鎮,上了年紀的村民回憶起那些氣派的大宅院的木雕技藝之美妙,如今還繪聲繪色。他們回憶最多的就是保存良好的謙光樓。進入謙光樓內,下廳屏風中央匾額寫著“燕翼貽謀”,與屏風里雕刻的鍍金色花木圖案交相輝映,在一個不顯眼的橫梁上,雕有龍、宮殿、水草、魚蝦,其中最絕的要數魚,有躺著的魚,有睡著的魚,更有全國少見的頭似龍,尾巴似魚的“魚化龍”。兩邊側門上有浮雕壁畫,螃蟹戲魚、猴子摘桃等等,更叫人驚嘆的是“天倫之樂”,一只老母雞引著兩只小雞正在蘭花叢中覓食,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這些都反映了客家先祖的過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手藝。
客家古民居,特別是木雕藝術,為研究河源客家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方面提供了難得的重要實物資料。然而,隨著時光的流逝和一批批老匠人的離世,和平這些民間木雕藝術有些已經消失或瀕臨消失。同時由于城鄉新建,大批古民居中的各種木雕藝術,受到自然風吹雨打日曬的損害,以及人為的拆掉、挖去、撬斷、劈開,破壞現象非常嚴重。
在和平小鎮長塘,對木雕有一定研究的南國木雕工藝廠經理余彩華說,要出一件精品之作,離開了師傅不行,現在和平發展木雕最缺的就是師傅。余彩華計劃從今年開始,用10年時間,培養一批木雕后備人才。如今一大批長塘子弟被送到“中國木雕之鄉”浙江東陽去培訓。另外,他還注冊成立了東方木雕藝術研究院,為各地木雕師傅相互交流提供了一個平臺。
木雕作為一種傳統民間藝術,在現代經濟社會日漸式微已經見怪不怪,雖然市場不怎么需要,要形成產業已經很難,但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它是有保存價值的,要全部放棄又顯得十分可惜。要挽救傳統工藝,保護傳統工藝,恐怕也不是一兩個人能夠做到的,這是一個全社會都應該重視的問題。
|